近日,公安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文物博物館單位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見》,要求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堅持以防為主、突出重點,加強統籌協調、聯動共建,全面提升文物博物館單位治安防范能力水平。
《意見》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要將文物博物館單位治安防范工作納入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整體框架,監督指導文物博物館單位內部治安防范工作。要全面夯實治安防范工作基礎,加強治安防范制度建設,充實治安防范力量,推動治安防護設施建設,提升治安防范工作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一、文博行業是安防應用的先行者
文物博物館是最早應用安防產品的單位和場所。1956年,北京故宮發生了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起盜寶案。由于當時沒有技防設備,皇帝定婚的金冊、古錢幣等文物被盜竊。盜案發生后,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研制出我國第一套聲音報警系統,安裝應用于故宮。在1962年故宮再次發生盜寶事件時,值班人員通過聲音報警器配合警方將盜賊現場抓獲。這次事件,讓人們認識到了技防設備的重要作用。

目前,國內許多應用單位技防系統一般都會5至8年一更換。但由于資金等原因,許多單位技防系統的更換往往十分滯后,這種現象在文物博物館系統更為常見。比如北京故宮的安防報警系統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后,長達14年沒有進行過升級,直到2009年,故宮才對原有安防報警系統進行升級,2013年完成安防系統升級,除了在室內安裝報警器外,室外還安裝設置了周界報警系統,并配有圖像及聲音復核手段,視頻監控也基本實現了故宮全覆蓋。
故宮的安防系統和技術手段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也必須是最先進的,其安防系統都14年沒更換,其他文物博物館的情況可想而知。
二、文博行業安防設備要求嚴苛
文博安防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文物博物館單位治安防范工作納入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整體框架,有利于切實提高文物博物館安全防范水平。

我國文博行業安全技術防范現狀:
● 安防系統的更新時間長,設備老化情況嚴重,設備故障率日漸增加,致使監控系統圖像模糊不清、故障頻發、安防警報誤報增多。
● 管理方多采用定期的人力巡檢的方式對安防設備進行維護,難于發現隱性問題。
● 監控數據量大,檢索困難。
● 圖像利用依然停留在圖像存儲,對圖像質量要求較高。
● 被動安防,人為疏漏導致文物丟失風險增大。
三、文博安防故障發現至關重要
我國各地的博物館,承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著深厚的文化,博物館一旦發生被盜事件或文物損壞,所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把文物博物館單位治安防范工作納入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整體框架,對構建和提升文物行業的治安防范工作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文博行業對安防設備的質量有嚴苛的要求,但是安防設備是有壽命的,因此對安防設備故障的發現,變得至關重要。傳統的人力巡檢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天的安防系統應用需求,過于頻繁的巡檢會造成人力的浪費,而過于松散的巡檢會難以及時發現損壞的設備,造成安全隱患。博物館的安防運維管理系統,宜具備以下功能:
● 設備網絡拓撲自動發現;
● 前端攝像機故障快速自診斷,可快速檢測攝像機的圖像質量狀態,及時發現異常畫面;
● 對發生損壞的存儲設備自動發現,對歷史圖像丟失的硬盤給出報警維修信息,避免磁盤徹底損壞時,造成不 可挽回的局面;
● 具備資產管理功能,設備的資產狀態要做到可統計;
● 視頻監控系統數據存儲應當超過30天的存儲時間;
● 給出運行狀態趨勢報告,預測即將發生故障的設備。
當前,很多博物館也應用了視頻智能分析技術,但此類應用依賴于視頻圖像的質量穩定。毋庸置疑,視頻監控系統的圖像質量成為了應用的關鍵。如何及時發現故障保障其質量呢?
四、弘度專于AI視頻診斷
視頻衛士是弘度科技基于AI深度學習技術針對視頻監控系統建成后運維監測難而開發的AI運維產品。產品可以助力用戶輕松實現視頻監控系統的設備實時在線監測、圖像質量監測、錄像合規監測等應用,為用戶及時排查隱性隱患、減負增效。

視頻衛士產品以AI巡檢代替人工巡查,在文博領域的應用可以幫助用戶實現資產管理、隨時進行設備全面巡檢、及時發現隱性故障并精準定位,大大提升工作能力和安全防范水平。
部分信息來源于:中安網